当前位置:首页> 保险溯源 >公募基金再次开启自购,投资者能跟随买进吗?

公募基金再次开启自购,投资者能跟随买进吗?

2025-03-30 10:44:49

时隔不久,公募基金又开启了“买买买”的自购模式。除了基金公司外,基金经理、基金公司普通员工等人群也纷纷参与。

基金自购的背后有哪些深意?对于自购的基金,投资者能跟随买进吗?今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又有哪些投资策略?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的自购“隔三差五”就来一波。

近日,南方基金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该公司将以固有资金认购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南方浩益进取聚申3个月持有期混合型FOF的A类产品2000万元。近期,还将继续申购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合计出资不低于1亿元。”

据大牌场BIG观察员统计,这已经是南方基金今年以来的第四次自购了。若包括本次发起的1亿元,南方基金今年以来的自购规模将超过3.5亿元。

除了南方基金之外,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国泰基金的自购规模也均在1亿元以上;易方达基金、大成基金、兴全基金等自购规模均在5000万元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57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总金额超25.3亿元。而上一次的基金自购大潮是在两年前,2020年共有41家基金公司宣布认购旗下公募产品,合计金额近26亿元。

基金自购的背后有何深意?

从过往经验来看,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往往出于推荐自己产品或者在市场低迷时表示对产品信心的目的。中信证券研报显示,每年的12月份和次年的1月份是基金公司自购较为频繁的时点。而2015年年中及2020年3月市场剧烈波动时也出现了基金公司购买自己产品的现象。

比如在今年3月份,中庚基金公告称,基金经理丘栋荣将自购中庚价值品质基金不低于1500万元,陈涛将自购中庚价值先锋基金不低于500万元,曹庆将自购中庚价值先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前海开源基金公告,去年的股混双料冠军基金经理崔宸龙出资150万元自购所管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前海开源新经济、前海开源新兴产业三只基金。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主动权益基金中,公募基金公司员工持有自家基金产品份额合计47.11亿份,持有金额合计有81.06亿元。而2019年及2020年,该数据分别为24.2亿份、42.57亿份。其中,基金公司员工持有金额居前的多为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如张坤、丘栋荣、刘格菘、蔡嵩松、朱少醒等。

对于自购的基金,基民可以跟随买进吗?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和员工自购金额较多的基金,在基民选择基金时的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还是需要区别对待,毕竟基金自购本身并不代表基金投资能力的高低,投资者要尽量买进理财能力强的基金。

总而言之,基民在投资时可参考基金公司的自购决定是否购买,但主要还得遵循自己的投资逻辑决策,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期限及风格偏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基金公司的自购主要是向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与持有人共同承担风险,减少投资者对于市场短期波动的关注,更着眼于经济复苏和增长带来的长期回报。同时,这也体现了基金公司对后市表现的信心。

那么,对于2022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又有哪些投资策略?从目前发布的策略报告来看,科技、消费、医药、地产成为最受关注的四类核心资产。

博时基金提到,从节奏上看,A股全年有望呈现U型走势,年中是重要的观察时点。“二季度建议积极关注低估值的能源领域,包括石油、石化、煤炭和绿电等;另外,在成长板块中,建议关注前期调整幅度较大,景气度依然较高的新能源领域,包括光伏和风电等。

平安基金认为,在全球视角下,二季度中国资产配置性价比的优势明显,建议多点布局、均衡配置。其中,疫情缓和时期消费需求修复空间犹存,中长期居民收入扩张重回常态,内需消费潜力尚待挖掘。此外,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加速下,中国科技创新有望加速。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之下,国内能源迎来“弯道超车”机遇,绿色能源替代与新能源车渗透提升,也是中长期趋势。

友情链接